初夏时节,走进浙江省兰溪市女埠街道穆坞村,成片枇杷树挂满鲜果,色泽诱人,香味弥漫山野。作为兰溪市枇杷种植面积最大的穆坞村,全村403户居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枇杷。
种植了23亩枇杷的村民童小娟告诉记者:“一开始也担心卖不动,结果一摘下来就卖掉了,大的白沙枇杷能卖到每斤27元左右。”童小娟预计今年卖枇杷收入超过7万元。
“今年枇杷迎来了大丰收,预计有5000吨产量。”穆坞村党支部书记王茂星说,今年一些地方的客人过不来,村里加大枇杷“触网”力度,帮村民解决枇杷卖难问题。
“通过直播带货,枇杷远销到了新疆和海南。”王茂星说,现在枇杷完全不愁卖,线上线下采购枇杷的商人比去年增加了30%,预计今年全村枇杷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。
自20世纪80年代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引进1万棵枇杷苗,到如今村里枇杷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,枇杷已是村民的“致富果”。当地村民靠着种枇杷,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,80%的村民买上了汽车,村民人均年增收1.5万元以上。
稍比枇杷晚几天上市,初夏里的这口“鲜”自然少不了杨梅。“杨梅很怕下雨天,雨一下就影响品质和口感。”兰溪市马涧镇的杨梅种植户汤友贵几年前开始布局大棚杨梅,这几年尝到了“甜头”。
手机点一点,大棚就可以自动卷膜,晚上让杨梅吹吹风,呼吸新鲜空气;棚里的喷灌系统自动给杨梅树喷水,同时实时反馈棚内的温度、湿度等环境数据……在精密的数字化调控下,杨梅能保持好的品相和甜度,价格更好。
“大棚杨梅的数据,可以直接传到兰溪市农业农村局。农技推广员还会指导我们种好杨梅。”汤友贵说,现在他的杨梅能卖到60元每斤,有的甚至达到120元每斤,去年杨梅销售额达400万元,今年预计达到500多万元。
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庆鸿说,兰溪已种植1500亩大棚“科技”杨梅,每亩产值是普通露天杨梅的4到5倍。
“近年来,我们引进杨梅深加工企业,将杨梅果变成杨梅汁,带动了整个杨梅产品的销售。”马涧镇党委书记许文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有了深加工企业的兜底,当地杨梅收购价从原来的2元每斤提高到如今的5元每斤,并为全镇杨梅产业贡献了近1亿元的产值。
许文芳介绍,依托杨梅特色产业等,目前马涧镇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达到了50万元以上,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.6万元。
2022年,兰溪市预计产枇杷1万吨左右,“触网”枇杷销量占比达到40%;而作为浙江省大棚杨梅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,兰溪杨梅今年有望达到3万吨,两个时令水果将为1.8万名农民增收30%。
“通过拓宽销售渠道、改变种植方式、加大科技赋农力度,兰溪的‘触网’枇杷、‘科技’杨梅已走出农特产品拼‘量销’的怪圈,转型走‘质销’,成为长三角市场的香饽饽,并成为当地农民‘共富果’。”赵庆鸿说。(记者李平、张璇)
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
2022.6.13